封面人物故事 Front Cover Story

封面人物故事 Front Cover Story

正与国际市场接轨安盾网创始人兼董事长艾勇:中国知识产权行业有望成万亿级市场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也是创新的竞争。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国家若想成为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就必须将知识产权的价值拔高至国家战略高度。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中国当前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况,《创投时代VCNews》商报特别专访问了安盾网创始人兼董事长艾勇。 艾勇表示:“我本身是非常看好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行业的发展,预计未来这将一个万亿元级的市场,因为国家非常重视,并制定政策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往高质量方向发展。” “由于中国的国家战略是创新驱动发展,这也意味着要把知识产权放在最核心的位置上,而我们在这个行业是领先型的服务公司,占有了一定的先机。” 由艾勇于2015年创办的安盾网如今是中国创新型的知识产权服务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从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到商业运用的一站式服务。 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管理、服务生态圈,安盾网为设计、电子通讯、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各行各业提供知识产权定制化整体解决方案。 艾勇本身则是资深知识产权专家、仲裁员;拥有超过15年的律师执业经验,20多年来专注于知识产权服务领域;历任中原信达知识产权有限公司主管、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律师、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曾任深圳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副主任,现为安盾网创始人、董事长。 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业仍处早期阶段 谈及创办安盾网时所面对的挑战时,艾勇表示:“最大的挑战便 是新冠疫情发生的三年期间,因为在这时期很多人不愿意创新,觉得创新风险很高,而且资本市场也缩小对创新领域的投入。” “由于知识产权服务主要是在科创和文创,所以在大家不愿意投入这一块的情况,我们的业务自然也受到影响。” 无论如何,艾勇说这挑战是短期的,长远而言,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的潜能仍然是巨大的,特别是中国在知识产权服务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并迎头赶上与国际接轨。 根据数据显示,过往十余年,中国知识产权在数量上大幅增长,早在2017年,中国有效专利数量在全球占比就已达15%,已成为全球知识产权大国。 不过,艾勇认为,中国在知识产权的质量仍有提升空间,推动知识产权的商业化与产业化被视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 另一方面,得益于卓有成效的专业服务,安盾网也赢得了诸多国内外品牌客户的认可,包括腾讯、小米、华为、大疆科技、美心、永和、海尔、喜羊羊与灰太狼、奥飞动漫、创维、韩国自然乐园、法国斗牛犬等。 艾勇表示, […]
封面人物故事 Front Cover Story

将2023年定位为重启国际年大公坊 iMakerbase CEO丁春发 Allen 大力推动中国国内及国际的创新合作

最具深圳特色的硬件创客加速器–大公坊iMakerbase,深耕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在韩国首尔,意大利都灵设有国际工作站,在加拿大,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设有国际创新联络处。 为了更了解大公坊iMakerbase在冠病疫情之后,将如何协助中国与国际创新机构对接的计划,《创投时代VCNews》商报特别专访了大公坊iMakerbase CEO丁春发(Allen)。 丁春发表示:“我觉得2023年将是一个变化很大的一年,最重要的是中国国内的疫情结束了,国门开放了,所以,我们把2023年定位为重新启动国际年。我们将开始与之前的伙伴重新联系,重新建立关系,毕竟在疫情期间,彼此几乎已经没面对面的接触。” “在2023年上半年,我们会重新梳理国际合作伙伴,比如说我们的团队在今年农历大年初一,就去到欧洲去拜访我们之前的一些机构,我们也在法国设了一个工作站,然后我们也拜访香港的一些合作机构,并于3月到韩国拜访一些合作机构,例如韩科院、韩国贸易馆以及一些大学,同时,在4月份,我们将会启动日本考察团,拜访日本的一些合作伙伴。 “此外,我们可能也会规划东盟成员国的合作计划,不久前,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中国司司长胡丽燕就亲自来到大公坊考察,他们也希望与我们多推动一些与新加坡,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的一些创新创业的合作。”丁春发非常期待在RCEP生效之后,可以加速中国企业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对接。他表示,目前大公坊在全球有13个站点,目前在韩国、日本和意大利设有实体的创新中心,其他国家,例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美国硅谷、加拿大多伦多、德国、法国、澳洲等则有联络站,所以大公坊有10+3的国际合作的一个架构。 期待与《创投时代VCNews》商报合作以开拓更多RCEP成员国市场 至于未来的目标方面,丁春发表示:“我们是目标是2023年增加到20+3的一个合作构架,以丰富我们的国际创新网络,我们也希望以后多加强与《创投时代VCNews》商报的合作,以开拓更多RCEP成员国的市场,设立更多的联络站或是工作站。” 他表示:“我们也非常看好越南和印尼的市场,这两个国家的经济体量相对会比较大一些,所以我们将朝向这方向发展。” 大公坊iMakerbase的定位是国际化,深度新硬件创客加速器,它拥有创新设计中心、供应链中心、品牌渠道中心以及投资中心,所以它 […]
封面人物故事 Front Cover Story新闻

全球经济秩序重新洗牌
汪俊宏和曾令西认为
企业须做好准备应对危机与机遇并存的环境

汪俊宏教授:中国经济成长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巨大贡献 1.经过新冠疫情肆虐之后,全球经济秩序已经重新洗牌,可否请汪俊宏教授分析全球经济目前已进入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回顾2022年,我个人认为,从2023年开始的全球经济态势,是西方发达经济体与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再平衡的新起点,而且很明显是危机与机遇并存。 简单的说,2023年对经济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有高通Eta 丶经济衰退丶与再度发生金融风暴的危机,甚至陷入“沼泽式衰退”的大概率;欧洲也有陷入高通胀丶能源危机丶经济衰退与被美国割韭菜的风险; 因此,以中国一向倡导并引领实践的世界自由贸易主张,将会迎来世界大部分国家的认同,并成为主流思维,对抗美国的霸权主义的自私途径。 总之,中国虽然因为疫情而出现经济干扰,但在2022年仍有4%左右的成长;预计中国经济在2023年第一季新疫情政策调整后,第二季开始将出现经济快速好转;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成长,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巨大贡献。 2.由于机会与危机是并存的,所以企业家应如何在新环境中规避风险,并从中发掘商机呢?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东南亚的企业应该善用区域性的特性丶自由面向各大市场机制,成为世界企业进入中国丶与中国企业进入东南亚以及相关区域国家的合作伙伴,借力使力,降低风险; 在未来的几年,保守要大于激进,先谋定而后动,看准市场丶变现机制丶定好模式丶获取核心优势才是商业获胜的关键; 高科技产品更新迭代很快,所以研发创新要有核心技术能力与人才优势,风险往往很高; 以新整合性营销为主模式将更有利,例如:网红带货丶厂家直播带货丶原产地直播带货丶国外直销模式丶其他新型合法的线上线下营销模式…等,不备货丶不囤货,风险更小,更换频率快,客户需求多,是有一定好处的。 结合文化丶健康丶娱乐与旅游…等的主题式度假旅游或地产项目,将在后疫情时代有报复性的反弹需求,尤其对日益增长的高净值中国旅游客户而言。 3.在当前“大数据丶大平台丶大模式”盛行的时代,企业家要如何善用这些“工具”,为公司制定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 善用东南亚这个区域市场特色与RCEP的政策优势,把东南亚当成世界丶东西方丶跨种族丶跨宗教的人才+市场+模式的区域市场中心,既服务好西方世界丶日本和韩国等已发达国家企业需求丶又服务好未来成为世界经济龙头的中国企业与市场需求丶还有巨大体量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与市场需求。 4.随着 […]
封面人物故事 Front Cover Story新闻

世界经济因疫情而出现里程碑式划分楼新平和曾宝庆建议企业家应在更高纬度看待产业链结构需求

众所周知,近年发生的冠病疫情危机正系统性地冲击全球经济,没有企业能够独善其身。由于这次疫情带给全球经济的长期后果仍无法精准确定,所以,目前这个时刻,企业定期进行业务检讨和业务再预测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让《创投时代VCNews》商报广大读者们能够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及时了解冠病疫情后的全球商业发展趋势,我们特别专访了中国和新加坡的两位企业专家–磐丰投资创始人兼董事长楼新平(Robin Lou)以及新加坡全球股权交易所(GEX)董事会主席曾宝庆(Zeng Polo)。 楼新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中国与东盟企业将有更多互动和产业链布局 磐丰投资创始人兼董事长楼新平(Robin Lou)接受《创投时代VCNews》商报访问时坦言, 疫情这三年,将世界经济做出了里程碑式的划分。中国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来看,中国很快会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未来中国经济会从网格化入手,做得更深更细和更加组织化和系统化。 他也指出,在当前全球经济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下,企业家一方面需要站在更高的纬度看待产业链条上的结构性需求,又要深入思考到产业链每一个节点上的需求,将围绕产业链的多维度资源充分发挥功能,这就是对投行思维理论的充分理解和运用。楼新平本身是中国资深投行顾问、资深商业模式专家。他曾担任上市公司高管、投资公司合伙人,帮助数十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上市。 由于投行的本质是“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所以,他也以投行思维来为企业家们提供意见及看法。楼新平表示:“传统的商业领域里一般都认为同行即对手。事实上,运用投行思维来看待同行的话,世上无对手。满足对方的利益诉求,同时又满足了己方的需求,利人利己。搭建这样的商业逻辑,需要有投行的格局和思维,站在更高的认知层级,方可实现。 另一方面,在问及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之后,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更密切了,因此,中国与东盟两地的企业家应该如何更好地接轨的课题时,楼新平表示,中国与东盟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是地理位置,一直以来都是需要维护和发展的。他进一步表示,中国作为快速崛起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理由也有实力带动各国的经济。依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RCEP的布局,中国与东盟两地的企业将会有非常多的互动和产业链布局。 曾宝庆:股权直投就是创投时代的新趋势和新未 […]
封面人物故事 Front Cover Story新闻

广东省电脑商会会长马本湘预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将为中国与东盟企业带来巨大商机

随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简称RCEP)于2022年生效,无论是中企、外企,还是商家、平台,市场各方都对RCEP生效的红利十分期待。大家普遍认为,RCEP生效会在区域内的贸易、投资等领域创造更多商机,将为亚太乃至世界经济注入强大动力。 对于这样的看法,中国广东省电脑商会会长兼南软科创孵化中心CEO马本湘(Benson Ma)也非常认同。他在接受《创投时代VCNews》商报特别专访时表示:“我相信随着RCEP生效,将会为中国和东盟区域之间带来巨大的商机。” 因此,他说,身为中国IT信息技术产业组织的领导人,他会密切关注这种对中国和东盟之间合作有利的发展趋势,并希望通过科技、服务贸易、经济、文化等协作,发掘当中的潜在商机、把握发展机遇。 他表示,他和广东省电脑商会也会与东盟各个行业的企业家群体、商业组织等保持密切的联系,希望可以在未来开拓互惠互利的合作机会。 建议商业组织互设办事处 加强定期业务及商贸交流 另外,在谈及中国和东盟两地的企业家群体、商家的合作潜能时,马本湘表示:“我相信这个合作空间是非常巨大的。现在两地商家都通过互联网的流量平台,像海外的TikTok,中国称为抖音的平台等,进行跨境贸易的合作。” “因此,我建议两地的一些商业组织可以互设办事处,加强定期的业务、商贸的交流。再通过科技方式增强市场投资机会的交流,这将极大地加强中国和东盟两地的经济、文化、贸易等的融合,从而提升我们合作的参与度和潜力,这就是我对以上问题的观点。” 马本湘毕业于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电脑科学系及北京大学EMBA哲学研修班,是中国国内知名通用软件专家。在数据安全、信息化、互联网科创行业具有资深经历。 1997年他创办通用软件公司品牌“南软”,发行过多款畅销全国的电脑软件,并与雷军的金山软件,丁磊创办的网易,陈天桥创办的盛大网络,马化腾创办的腾讯科技有超过五年以上的紧密合作,见证了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是中国互联网市场深度参与和推动者。 在社会职务方面,马本湘担任广东省工商联第十二届常委、广东省电脑商会第三,四届理事会会长、南软科创孵化中心创办人。 马本湘是腾讯(Tencent)发展初期重要合作伙伴,为腾讯发展初期市场经营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如今腾讯已经成为一家跨国 […]
封面人物故事 Front Cover Story

在中国杭州设Founders Space总部 史蒂文.霍夫曼 Steven S.Hoffman 寻找合作伙伴开拓创新的巨大潜力

史蒂文. 霍夫曼(Steven S. Hoffman)是美国“硅谷创业教父”丶天使投资人,他是硅谷排名前十的孵化器–Founders Space创始人。 霍夫曼在美国硅谷也被投资人称为“霍夫船长”(Captain Hoff),他也是《穿越寒冬》丶《让大象飞》和《改变未来世界的5大核心力量》三本书的作者。 为了让读者更了解硅谷创投市场风向丶融资策略和独角兽思维模式,《创投时代VCNews》商报特别专访了“霍夫船长”。以下是《创投时代VCNews》商报与他对话的详情。 问:未来几年,哪些技术丶商业模式和趋势将推动商业世界发生最大的变化? 答:目前,我们看到多个领域的创新呈爆炸式增长,其中一些最大的是人工智能丶Web3丶区块链丶元宇宙和金融科技,但还有很多其他的。 我对机器学习的进步感到特别兴奋,因为人工智能是一种通用技术。这意味着它有可能影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企业和我们所有人的生活。我们所看到的是,我们的机器正在变得更加智能,而且这种趋势若继续下去,将可改变工作场所和经济。 其他快速发展的领域包括基因编辑。这项技术仍然很原始,但我们有潜力彻底改变这个星球上的生命。借助 CRISPR 等工具,我们现在有机会根除所有类型的疾病。 CRISPR 还使我们能够培育出能够在气候变化中生存的耐热作物。科学家们甚至正在试验培育能够在更高温度下生存的基因编辑牛。还有 Aquabounty,这是一家开发基因编辑鲑鱼的初创公司,它的鲑鱼生长速度可以提高一倍。不久之后,我们的市场上就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型水果和蔬菜。 空间技术是另一个激进创新领域。随着马斯克(Elon Musk)丶贝佐斯(Jeff Bezos) 和 布朗森(Richard ...
封面人物故事 Front Cover Story

百余年发展地位稳固徐灿杰教授和梁永安教授表示香港资本市场具备本身融资优势

香港资本市场经过百余年发展日臻成熟,主要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即战后经济恢复,工业化及房地产行业促进股市发展; 20世纪70年代走向国际化,建立法规及制度体系;80至90年代经济转型中进行系统和深入的改革;回归后,受益内地经济发展而成为高效的融资港。 虽然在冠病疫情冲击下,香港近年的融资活动有些放缓,但是,它身为高效的融资港的地位仍然不变,在冠病疫情减缓的情况下,香港的融资活动又开始活络起来。 为了更了解香港金融资本市场的最新近况,《创投时代VCNews》商报特别专访两位香港资深的金融界人士,分享他们对香港金融资本市场前景的看法,而他们分别是徐灿杰教授(Professor Jeslie Chui)和梁永安教授 (Prof. Louis Wing On, Leung)。 徐灿杰教授目前担任中正天恒企业谘询部主管,他也是亚太区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人以及澳洲注册会计师;梁永安教授是永安专业集团主席、 华耀永安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主席以及香港中华工商总会主席。徐灿杰教授表示,在刚刚过去的10月,港交所只收获3家新上市公司,今年累计76家新上市公司,这是最近五年来上市数量最少的。以前三季而言,集资达2859亿元,位列全球第四。当中87%来自新经济及生物科技公司,包括12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 “相比去年第三丶四季新股市场旺市及表现强劲,今年新股市场的情况难免会较具挑战性,因此最佳的做法是将各季的表现合起来去计算。因在股票市场中,总是有某些时间比较好,某些时间比较差,单看某段时间,很容易受微观经济因素影响(subject to micro factor),但年初至今创新高是事实。对於未来新股上市数目,本人亦持乐观态度。” 他指出,截至9月底,已递交上市申请的企业超过200家*(见图表),处於历年来比较高的水平,其中包括50多家医疗健康公司,显示香港作为国际生物科技融资中心的吸引力与日俱增。10月下旬,尽管港交所没有新挂牌上市企业,但是递表企业数量大增,而通过聆讯企业也纷纷开始招股,香港IPO市场正逐步进入节奏! 除了在香港IPO之外,企业人士也可以善用SPAC这个上市工具,本身对前往美国上市经验丰富的徐灿杰教授指出,要到美国上市,特别纳斯达克市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 1.透过OTC市场,先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然後透过企业管治,私募基金的协助,最终升级到纳斯达克市场。 ...
封面人物故事 Front Cover Story

创投家知识及经验不断积累 李华和王伟预见 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将走向国际化

风险投资行业是一个非常挑战的行业,因为创投家(VC)每投一个项目,都在考验着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万一判断不正确,VC就会面对时间和金钱上的亏损。 此外,自从冠病疫情发生之后,未来市场上的各个企业都将迎来新的一轮快速发展期,当然也会伴随着相应的潜在风险,这使得VC将来在选择项目方面,也变得危机四伏,必须步步为营,以免投到无利可图的项目。 因此,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局势下,VC要如何选到对的项目,以实现高回报率呢?为了可近距离了解VC最新的方向与策略,《创投时代VCNews》商报特别专访两位资深的VC,他们分别是中国知名创投导师李华以及实战经验丰富的创投家王伟。 李华是远见慧资本董事长、汇生国际科技投行部总裁、深圳市华雅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深圳华雅博瑞科技集团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 王伟是宏邦投资集团创始人,他也是餐饮连锁行业的专家,成功投资的项目为“愿者上钩烤鱼店”600家店,同时他也经营炸串连锁企业,这10多年来经营和投资过大大小小几十个餐饮连锁项目,对餐饮连锁项目了如指掌。 以下是他们对风险投资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看法与观点: 1. 可否请您分享您对风险投资行业前景的看法? 李华:中国的风险投资行业经过最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变成了对中国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力,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型行业,从跟随欧美,到全面发展的行业特性。未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必然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知名风险投资家及风险投资机构,同时必然也会走向国际化,实现资本输出! 王伟:风险投资行业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开始引进中国时,主要是专注高科技和新兴领域的投资,不过,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之后,风险投资行业在中国市场已经发展各个行业。 尽管从事风险投资行业有赚钱,也有赔钱的时候,但是整体来讲,这一个值得去从事行业,因为它可帮助到很多的创业者。如果想在这一行里胜多输少,那就是个人在这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经验积累这两方面的配合,这样就会避开许多不必要的陷阱。对我而言,只要拿捏得宜,这个行业的前景是非常好,非常值得去从事。 2. 您是以什么标准来衡量一个项目的发展潜能和潜在风险? 李华:一般来说,对创始人的考察,创始人对项目的认知度,执行力,学习力,领导力等综合因素贯穿整个项目的全程;行业的特性及公司的壁垒有多高; 用一句话来衡量“早期看人和团队,中期看产品及收入,后期看行业地位”。 项目的潜在风险 […]
封面人物故事 Front Cover Story

女力时代崛起 张丽芳和张琦巾帼不让须眉 创投界杠起半边天交出亮丽表现

女力时代,就是女性精英大量崛起的时代。女力,是女子力量的简称,指自立自强的女性力量,也指女性能将自身的魅力展现出来的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创投(VC)领域也不例外,在这个主要以男性为主的创投界,也可以经常看到女性的身影,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同样可以在责任重大的创投界杠起半边天,交出亮丽的业绩表现! 中国两位著名女创投家张丽芳(Madam Zhang Li Fang)和张琦(Zoe Zhang)是当中佼佼者。张丽芳目前担任人才港(中国)集团董事长的职位;张琦目前担任深圳市与君创业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的职位。 为了可近距离了解这两位创投界女名将及高手,《创投时代VCNews》商报特别专访她们,谈谈关于她们在創投界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1.请您谈谈是什么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让您在VC领域发展的呢? 张琦:我这数十年也是从一名普普通通的职业经理人到一名创业者,再到一名投资人,从一无所有到拥有深圳湾一号的一层办公楼。当然我有过高光的时刻,也有过黯淡无光的经历。但是这些经历都在见证着我的进步和成长。 刚毕业的那年,我怀揣着梦想只身一人来到深圳。十年的上市公司经验让我积累了丰厚的行业资源和专业的经验。最终于2007年,我带着梦想开始自行创业,进入金融领域,并且创办了与君融资担保,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服务。在此基础上,我又在2011年创立与君资本,从此正式进入投资领域。 张丽芳: 投资的意识我一直都有,一开始有了一些资本时就试着买一些股票丶房产丶土地。那个年代还赚了一些钱,感觉还不错。只要在政策范围内,别人不做的,企业和项目成为死盘的项目,我就接过来试着做一些不良资产,一步一步的就开始了创投的天使及项目的投资了,机遇很重要。 2.在VC领域一路走来,您最大的成就感是什么呢? 张琦:我这一路走来可谓说是风风雨雨,波折不断呀!但是我始终相信,只要坚持做一件事情,总会有成功的一天呢!我关注教育领域已经有很多年了,在这一路上,我最大的成就感可以说是,我投资过的最成功的的品牌就是“易贝乐”。 在我投资的帮助下,易贝乐已经从一个小型创业企业成功转型为了一家公众公司,并且扩大易贝乐的商业化,在业界更有影响力,并且有更广阔的空间来发展。这就是我们投资人对公司的作用。 张丽芳:我作为一名女优秀企业家,谈的成就不敢当了。我没什么大的成就,就是做了一些自己喜欢做的 […]
封面人物故事 Front Cover Story

中国阿里天使协会领导人 陈磊及何志宏 从冠病疫情危机中寻找商机

经过新冠疫情肆虐之后,全球经济秩序已经重新洗牌,并对全球及中国创投行业构带来了冲击,然而正所谓“机会与危机是并存”的,所以,创投家当前是如何规避风险,并继续发掘当中的商机的呢?现在就随《创投时代VC News》商报来了解著名创投家的看法与观点。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使得各个行业都面临了生存的挑战,创投行业也不例外地受到冲击,因此,在疫情阴影的笼罩下,一些创投家选择“静观其变”的策略,暂时不做任何的投资。 然而,也一些创投家视“危机为机会”,继续在疫情期间寻找好的投资项目,因此,一些与疫情有关的行业,例如医药大健康行业,就深受创投家的喜爱,使得这一行业在逆风中飞扬,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更了解创投家在疫情期间的想法和观点,《创投时代VC News》商报特别专访中国两位著名创投家,即阿里天使会常务秘书长陈磊,以及易创投控股创始合伙人何志宏,并通过他们两人的对话,让大家看懂创投家在疫情期间的投资布局! 陈磊:下称陈总  何志宏:下称何总 1、 经过新冠疫情肆虐之后,全球经济秩序已经重新洗牌,请问这对全球及中国创投行业构成怎样的影响呢? 陈总:首先我想说疫情对于全球经济发展来说绝对是个灾难,各国的经济都受到重创,虽然中国独善其身,但在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全球的经济秩序也正在重塑,美国和欧洲受影响最大,而亚洲国家相对较好。 疫情对于全球的创投行业总体而言是有利有弊的,而对于中国而利是大于弊的。首先我们看到全球的经济发展中国的发展是独树一帜的,这有赖于中国的经济体制,中国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包括资本。我相信在接下来3年内,外资对于中国资产的兴趣会远远超过以前任何时候。这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创投行业是利好的。同时,中国的众多优秀公司在科技的各个领域弯道超车,展现了很强的生命力,这个也是利好。 何总:第1个问题经过新冠疫情4月之后,全球经济秩序已经重新洗牌,请问这对全球及中国创造行业构成怎样的影响啊? 首先,我想说的是,我的观点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创投行业机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新冠疫情是肆虐,对全球的经济秩序肯定是有影响,特别是对我们这个创投行业,但是创投行业也分两种: 第一种、是停滞不前,因为疫情就先不投,然后一直在观摩、在关注。第二种、越是疫情越是要找机会,越是要投出去。   那我自己来属于第二种,在今年的这个疫情阶段,我自己投了很多企业,很多项目, […]